俄罗斯联邦工商会副主席弗拉基米尔·帕达尔科(Vladimir Padalko)介绍他对中国的相识以及东方学者、俄中对外经济活动专家的职业生涯
我与中国的相识发生在八十年代末。当时,一批苏联大学的毕业生被派往中国继续深造、在当地大学学习汉语,以随后在苏联外贸联合公司驻华分会工作。
我适在其中,当时还是个年轻人,被梦想、浪漫和冒险主义激励的。这是所谓大学交流的开始,当时苏联和中国开始恢复以前的联系,主要是在经济、贸易、教育、文化等领域。
我们从莫斯科坐火车到北京六天多。我记得那一刻,一个中国乘客在火车过道上站了好几个小时,不知疲倦地重复着“财富”二字,留神细看着俄罗斯辽阔的幅员。窗外有草甸一闪而过,巨大的、无人居住的荒地、一望无际的森林、河流、湖泊。与此同时,在建筑物的背景上,会注意到路边的废弃机器、农业设备、摇摇晃晃的房屋和破旧的建筑物。
只有通过与中国的边境之后,我们才明白为什么这位乘客对从火车窗外看到的东西如此感慨。那时候,我们俄罗斯人对中国的每一米土地都被耕种和标记的事实感到目瞪口呆。每棵树、湖泊和水坑都被分配给一个单独的所有者。在田地经常可以看到带烟囱的大砖砌炉 — 这是毛泽东时代“工业大飞跃”的回响,还有一些拿着锄头的农民小分队,在很仔细地划定的份地上辛勤工作。
中国立刻使我们非常震惊。1980 年代令人沮丧的贫困与广泛历史意义的伟大对比令人注目。早在北京的火车站,我们就认识到什么是无限的人群,街道上有人、自行车、公共汽车、汽车的”布朗运动”。但是这个冲击很快就过去了。中国同志真的是对我们给予关怀和照顾,让我们在短短几天内就感到自己心情好。
记得第一天,把学生分配在各大学时,我和几个同学到当地的食堂吃饭。凑钱,买了几个菜、米饭,在一张圆圆的中式桌子旁坐下。突然发现餐厅里没有叉子和勺子,只有筷子,但我们不知道如何用筷子。然而,我们非常饿,在我们周围的人的提示下,我们成功了。2-3天后,我们完全学会了用筷子吃饭。那一刻我们都意识到,那些没有学会使用筷子的人会一直饿肚子。顺便说一下,能够快速掌握一切新生事物的能力是当今中国成功的原因之一。
来到中国学习,发现自己处于“变革时代”,仅20年后,我从天下归来。当然,有时候我回祖国,也有与工作和家庭有关的生活状况。但与此同时, 中国就像磁铁,去过一次总吸引你再次前往。
在 1990 年代,苏联解体后,第一批的很多学生和实习生留在中国,开始了自己的营业。中国当局为外国专家和投资者创造的条件仍然可以被认为是真正的革命性和美妙的。想象一下,我们与一位中国朋友成立的注册合资企业免税 3-5 年,免除所有类型的检查和限制。但有一个条件 – 企业70%的产品必须销往国外,外国创始人对此负责。
同时,合资企业在中国政府准备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上运营,并拥有无限的劳动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在本国拥有商品和服务市场的领先外国公司都来到了中国。出口利润高达300%,有很大的诱惑力投资中国为我们提供的新项目。
30多年过去了,目前中国已经完全不同了。试想一下,现在近15亿人口中,一个乞丐都没有了!实际上,中国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超级大国。同时,俄罗斯也受益于中国的发展。无论有人关于谈论错失的机会、相互贸易的不平衡、外贸交易和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说什么,两个国家、两国企业都将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使它们具有战略意义。
当前,两国贸易额达1000亿美元,很快就会翻一番。外部环境和新的市场条件都在推动两国做到这一点。评估着现在的情况,从一个走遍全中国的有经验的人来看,我仍然深信,在下一个世纪,两国将在经济方面取得成功。今后,一切都将取决于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我们拥有所需的一切,将和谐相处、实现繁荣。